洛阳,钱府。 雨琴斜倚在塌上,缓缓侧过头来,苍白的笑容上依然带着几分憔悴:“君然小姐,别来无恙乎?” 君然点了点头:“钱小姐安好。”众人才一进入洛阳便得到消息:欧阳父子已被问斩于市,钱老爷无罪释放,而钱小姐由于身遭巨变,打击甚大,已然动了胎气以至月余前早产,幸而张望泽医术精湛,保得大小平安,顺利产下一女婴。 钱老爷闻得众人回洛,遂遣了钱管家请子衣与君然、红玉过府相叙。 雨琴瞧着君然搭上自己的手腕,叹息道:“原来那日来钱府的张行泽高徒,竟是君然小姐。” 君然罢了脉,欣然喜道:“钱小姐只稍稍有些虚弱,如今又母女平安,乃是喜事呢。” 红玉抱着那女婴亦欢喜地道:“这孩子与雨琴颇象呢。” 雨琴怜爱地望着襁褓中的孩儿,无奈地笑道:“她来这世上,怕是委屈了她。” 君然抱过那女婴,细细瞧了瞧,嫣然笑道:“钱小姐性慈母爱,这孩子日后必是有福之人。” 此时有丫鬟进来,禀说老爷吩咐,要将孩子带出去给潇大人和小舅爷看看。 雨琴略略一怔,深埋在心底的某处仿佛被不知名的东西刺了一下,隐隐作痛,只默然望着那丫鬟将婴孩带去外间,半晌方缓缓望向君然道:“君然小姐,你果然要和……她终老么?” 君然笑而不语,只眉梢眼角的欢喜之意溢于言表,雨琴幽幽叹道:“雨琴仍然以为,相夫教子方是正道,只如今,雨琴也终于明白,人生一世,贵在自己与人无妨,只要幸福即可。” 红玉也叹道:“正是,你我都太执着了呢。所谓的名声与脸面,比起一生的幸福来,却是连尘土都不值呢。” 子衣与众人在外间叙谈。 钱罗两家合议随子衣同去江南暂避一时,顺带巡视自家在江南的商铺,待过了风头再回洛阳或襄阳,而梁府之前因梁风惧怕子衣过甚,已早早回了襄阳城。 张道一忙道:“如此甚好,小可已然辞官,正欲与望泽兄、敬之先生同回南阳探家,不若我等一起同行也好有个照应。” 子衣心道,必定是地动仪和浑天仪复制成功,这些家伙准备把真品带回老家珍藏起来哩,遂道:“如此,真是恭喜诸位先生了!” 黄敬之拈须一笑:“果然是瞒不过潇公子!只书院早已关闭,我等徒留洛阳无益,倒是白来一趟,不若早早回老家安享天年罢。” 子衣正言道:“此后天下必将出一位名垂青史的道士,黄老先生又岂是白白来洛阳么?”自己从江南军中回洛阳后,袁天罡即前来向自己辞行,说要觅一清净之地专心研习学术。 子衣自然猜到他是要去研究黄敬之先生的家传文王卦书,便准了他的辞职请求。 只不料过了几日,整个丽正书院便被朝廷关闭,众位夫子也纷纷散去。 黄敬之自谦地挥了挥手,别有意味地道:“老夫哪里及得上潇公子呢?老朽曾算过一卦,日后公子的学生里,可是要出个千古第一人呢。” “千古第一人?”子衣愕然,那些学生自己也不是没瞧过,虽说有骆宾王、王勃等人日后可成唐初人杰,但要说千古第一人,却是怎么也排不上的,只怕是黄老先生算错了罢? 第二日,洛阳白马寺后庙。 子衣与君然齐齐向长生大师见礼:“未知大师唤我二人前来有何指教?” 长生大师慈目微开,双手合十:“潇施主,那香囊可还在么?” 子衣与君然相视一笑,将香囊从颈下取出,恭恭敬敬奉上,大师呵呵一笑,宣了声佛号,照例用手轻轻抚了抚,又交还给子衣。 子衣取出里面的汉白玉来,果见上面的刻纹已可以全部认清:“潇潇子衣,卓卓君然;子非竹马,君为青梅。生死相依,不离不弃;千年难断,两心相念。功名尘土,归去来兮;三生石上,恩爱百年。” 子衣看罢大喜,君然亦带了红晕,欠身与子衣同声谢道:“多谢大师!” “你二人随我来罢。” 三人来到一口水井旁。子衣探头向井内瞧去,君然拉住她嗔道:“小心些。” 子衣后退一步,握住佳人的手笑了笑:“君然且宽心。”她忽然记起了,在杀朱粲那日的梦里,自己不就是从这水井回到21世纪的么? 如今重来此处,她已不再惊怕了,因为她的心,已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和她身边的那名女子融在了一起。 长生大师将手探入水井上方,轻轻一挥,水面升腾起一层轻雾,渐渐地那雾散去,水中出现一幅幅鲜活的画面,如临其境。 那景象乃是长生大师在一乡村的破庙前闭目打坐,忽然不知从何处跑来一个八九岁光景的童子,穿着短衣短裤,顶着一头短发,一脚跌倒在大师身边,却即刻手脚麻利地爬起来,拍了拍身上的尘土,扭头瞧见旁边坐着的老和尚,立时高兴起来,摸着和尚的头咯咯笑个不停:“秃头,秃头!” 君然甚是好奇,欲细细瞧去,转眼却见身边人已是面红耳赤一副窘迫之色,心下立时恍然,遂嗔了呆子一眼。 只见水面微一荡漾,小子衣在一所宅院里拿树枝弯了一把小弓,弦上搭着一根弯曲的尖竹签,正瞄着石榴树上的麻雀射箭,不料手一松,那竹签射至半空后竟转了方向直飞向地面,一箭插进了正在树下刨食的大公鸡尾巴里,大公鸡立时受了惊,一面拍打着翅膀一面惊鸣不已。 小子衣见自己出乎意料射中公鸡,当下欢喜不胜,兴奋地叫嚷着立时去追那公鸡。 大公鸡更加受了惊恐,一路扑腾着飞出宅院拼命逃窜,小子衣在后面紧追不舍,直追到了破庙前。 那大公鸡走投无路一头撞进了庙门内,小子衣也欢呼着冲了进去,却是眼前一亮身体猛地悬空跌至一棵盛开的梅树上。 伴着小子衣的“哎哟”声,满树梅花剧烈摇荡花瓣纷纷坠落,小子衣从树上滑下,摸了摸屁股:“我的妈呀,好疼呀,喂!大公鸡,看你往哪儿跑!”又大呼小叫着追在大公鸡后面一路跑远了。 子衣窘迫地偷望了君然一眼,君然似笑非笑地瞧着她,戏谑道:“原来子衣儿时也是这般顽皮么?” 子衣红着脸笑嘻嘻道:“幸而那时未碰上君然呢。”岂料话音未落,那水面的景象已转向梅花树下,只见地上一个异域的小丫头哇哇大哭,另一个持木剑的小姑娘亦是眼泪汪汪,后面那衣着华丽的贵妇抱着一个稍大的女童,正皱着眉头拂去女童头顶的花瓣,而一旁正在轻声安慰身后小姑娘的女仆好面熟啊! 子衣惊愕地张大了嘴巴——那不是年轻时的夏婶儿吗?再看夏婶儿身后含着眼泪的小姑娘——好似长的有点儿象君然啊! “唔——”子衣求饶地望着君然,脚上早被伊人用力踩了一下,君然咬了贝齿悄声道:“莫非子衣从那时起便在打量欺负人家么?” 子衣哭笑不得地揉了揉脚,那个,她哪儿知道君然、婉清和秀芳、蜜姬她们四个就在树下呢? 她只记得因为那次把爷爷的大公鸡给追丢了,回来还被父亲责骂了一顿呢。 如今回想起来,似乎那年回老家过暑假时家乡确实来了一位四方云游化斋的老僧呢,不料竟是长生大师! 水面的景象已转为一间禅房内。一位清秀端庄的少妇正忧郁地望着对面的高僧——长生大师。 “卓施主可是要问令千金么?” “正是。大师,不知小女将来……姻缘如何?” “阿弥陀佛,令千金红鸾难动,情丝难系,恐怕……” “什么?大师,我已经受得错嫁之苦,难不成我的女儿还要孤老么?大师,求求您,可有什么法子么?”卓夫人涕然泣下,向高僧苦苦哀求。 “卓施主也勿须如此伤悲。姻缘乃天定,各人命中自有定数,然报得何果,却仍要看世人的心志。纵是老衲,也只可窥得大概,未可全知。且令千金福缘深厚,或另有玄机也未可知。老衲就赠她玉佩一块,施主可将其系于令千金项下,保得平安。”长生大师取出一只紫色木匣,里面乃是一块纯白的汉白玉佩。 正在这时,一只大公鸡“咯咯”叫着惊恐地冲进屋内,从长生大师和卓夫人面前穿过,直飞上房梁,后面一个少年兴奋地嚷着“看你往哪儿跑!”,亦追赶着一头闯进来——正是小子衣。 这屋内的砖地在湿冷的冬日里甚是光滑,小子衣跑得过急竟一脚滑倒在两人跟前,小嘴惊呼着一口咬住了长生大师手上的汉白玉。 长生大师怔了怔,卓夫人已起身将小子衣抱起,只她嘴里还咬着那块汉白玉死死不放,乌溜溜的眼珠瞪着卓夫人瞧了半天。 卓夫人见小子衣脸上黑漆漆的象是刚从烟囱里爬出来似的,身上手上尽是灰尘,遂拿了帕子一面为小子衣擦拭,一面道:“这是谁家的孩子,怎的弄了一身的土?” 长生大师细细瞧了小子衣半天,又摊开她的手看了看,轻声自语道:“莫非是天意么?”遂将手伸向小子衣道:“来,把它给我吧。” 小子衣笑嘻嘻地望着高僧的光头,只兀自摇着首,小嘴巴咬得紧紧的就是不松口。 长生大师笑了笑,深深地道:“这是别人的东西,等你将来长大了,这东西的主人说不定会把它再送给你的。” 小子衣想了想,小嘴一松,那玉掉进长生大师的手里,大师抚了抚,将白玉装进一香囊内,交予卓夫人道:“卓施主,此香囊可保令千金平安,若机缘凑巧,或许将来也可做定亲之物。我们日后还有再相见之时,在此之前,切勿随意打开香囊取出玉佩,切记!” 卓夫人忙点头称谢,收下香囊告辞。长生大师拉了小子衣,指着一扇门道:“你看,大公鸡跑进那里去了。” 小子衣立时欢喜地向那扇门跑去,只到了门前却忽然立住,侧头望着卓夫人的身影喊道:“阿姨,等我长大了会到你家要那个东西的!” 子衣情不自禁按住胸前的香囊,只觉心潮起伏,意缠情绵,侧头望去,伊人那双雾蒙蒙的秀眸,正柔柔地凝望着自己,春风化雨,千言万语尽在其中。 子衣动了动唇,终低回地笑道:“此生终不负卿卿。” 君然也一笑,迎着子衣的明眸含泪回道:“惟愿与君老。” “姻缘虽天定,报果却由己。如今二位施主终于修得圆满,请自珍之重之,阿弥陀佛!” 第三日。 子衣带着君然、卓夫人、夏婶儿、袁若兮等人向江南进发。 原本居于潇府由卓夫人照料的房夫人子女,则交由护送子衣回洛阳的房玄龄家侍卫带回长安复命。 当其时也,张道一、黄敬之、张望泽等人的马车及随从因欲回南阳,故与子衣顺道同路,另有波斯公主蜜姬以重游故地之名跟随前往,长孙兄弟和突厥公主阿黛莎欲去江南游历,洛阳花魁尚婉清则因归隐民间,亦要回江南暂住。 另有罗府罗红玉一家,钱府钱雨琴、钱林一家,众人一齐浩浩荡荡组队南下。 是以,只见仆从熙熙,车马蓬蓬,美人攘攘,花枝招展,有如仙驾云游。时人谓之曰: “有女乘车,颜如舜花,将翱将翔,佩玉琼踞;彼美群芳,洵美且都。有女乘车,颜如舜英,将翱将翔,佩玉将将;彼美群芳,德音不忘。” 抵达南阳时,子衣与黄敬之等人道别,张道一抱拳道:“多谢潇大人当日南阳之言,如今张某终于得偿所愿,也可告知先祖于地下了。” 子衣忙道:“不敢,子衣能与诸位结识,已是三生有幸!” 张望泽亦叹息道:“正是,在下先祖那里也可交代了。” 黄敬之抚须微笑,望向那高高隆起的卧龙岗:“南阳之地乃中原灵气之根,中干龙脉之源,纵是乱世,亦会比别地太平些,潇大人可如是告之后世子孙。” 子衣心中一动,眯眼望去,悠然道:“不知千余年后,这卧龙岗可会被夷为平地?” 黄敬之呵呵一笑,意味深长地道:“女娲娘娘创制的阵法,岂是凡夫俗子可破矣?此乃定数,非人力所能为也。时机一到,天门自开,南阳之地数千年之精华方可显于人间。” 子衣顿时心下了然,最后望了一眼张道一的马车,与黄敬之等人挥手作别,或许,一千四百年后的某天,世人终可再见前人的辉煌真容! 某日,江南,卓家豪宅。 卓府大门外川流不息,不时有马车载着厚厚的贺礼驶进,围观的人们纷纷议论说,那是长安、洛阳、南阳等地的官家大户专程送来江南,恭贺潇公子与卓小姐新婚大喜的。 王猛、方华和张霞忙着带人将府内各处搭上红绸,挂满宫灯,钱林于厅内招待一应宾客,子衣则着了一身大红喜衣,立在卓府门口迎宾谢客。 李靖、红拂夫妇到来时,交予子衣一封密信,拆开来乃是房玄龄夫妇亲笔,言说李世民已正式登基,册封长孙氏为皇后,大赦天下。 只当日李渊答应禅让于李世民为帝时提了诸多条件,其中两条:一为永不再招纳潇子衣,另一为废除李秀芳安阳公主名号,但保留秀芳的公主俸禄,为带薪庶民。 此两条李世民均已当着李渊和众老臣的面许诺遵守,如今秀芳已得自由之身,不日即将南下江陵游玩,子衣等人亦可无忧了。 然程咬金早前因垂涎子衣得到绸缎万匹的赏赐,便将自己在洛阳和江陵的千顷良田与子衣作了交换,如今天下太平,程咬金闲来无事每日在长安城内拉着一车花布寻找美人,此事被李世民知晓后,戏谑了他一番,而后任命程咬金为大唐第一任官媒之首,让他看尽天下新娘美人。 子衣读罢欣然一笑,陪着李靖与红拂直往正厅而去——她的新婚仪式正式开始了呢。 伴娘若兮与红玉各在左右扶着凤冠霞帔的君然步出闺阁,后面随着婉清、蜜姬、雨琴、阿黛莎等人,一路唱道: 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” 长孙郦陪着子衣迎上前去,子衣才要牵过君然的红绸,红玉一把抢过道:“且慢!美人无双,安可轻与之?子有何德,可配彼美?子何其幸,堪迎彼美?” 长孙郦一笑,不慌不忙指着子衣道: “麟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。麟之定,振振公姓,于嗟麟兮。麟之角,振振公族,于嗟麟兮。子美且仁,子美且鬈,子美且偲,其何不配?与美相合,天设地造。子其有幸,堪迎彼美!” 如是,红玉方将红绸带交予子衣,子衣郑重接过,终于牵得佳人红绸,心下欢喜无限,此时忽有一女远远唱道: “绸缪束薪,三星在天。今夕何夕,见此良人?子兮子兮,如此良人何?” “绸缪束刍,三星在隅。今夕何夕,见此邂逅?子兮子兮,如此邂逅何?” “绸缪束楚,三星在户。今夕何夕,见此粲者?子兮子兮,如此粲者何?” 那姑娘由远而近,子衣喜道:“秀芳么?” 秀芳向子衣和婉清、蜜姬等人点了点头:“秀芳特意赶来祝君然小姐和子衣结发百年!” 子衣与红盖下的君然忙齐齐致礼道:“谢过秀芳公主!” 秀芳轻轻一笑,随在红玉身后和着众人一起簇拥着子衣与君然向喜厅而去。 主持大婚的司仪长孙瑜见吉时已到,卓夫人已端坐于高堂之上,遂赶紧着子衣牵着新娘子行大婚之礼。 此刻外间爆竹隆隆,鼓乐丝竹齐鸣,众宾客亲朋齐聚一堂,长孙瑜昂然立于厅中,朗声唱诺道:“好姻缘必结千世恩。凡为夫妇之因,乃是前世三生结缘,始配今生之百年。一块檀香木,雕刻一马鞍;新人往上跨,户户保平安!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交拜,送入洞房!” 洞房花烛夜,月华普照,皓空无云。 一对新人经历风风雨雨,情到深处生死相依,终成眷属,守得双宿双飞,相拥缠绵,共渡良宵,也只有此等爱侣佳人,方不负了这良辰美景。 一年后,洛阳令尹另换为子衣昔日帅府同僚,王猛亦因公调入洛阳驻防,子衣带着君然等人回到洛阳居住。 彼时长生大师已然圆寂入佛,人们传说大师所行功德无数,惟独欠了一件姻缘,如今终于功德圆满,可以往生极乐净土了。 一度门可罗雀的潇府因子衣等人的回归又热闹起来,似乎整个洛阳都恢复了生气。 城里有见识的百姓,会指着潇府门前来来往往的马车,细细述说那是当朝哪位高官的车驾,并骄傲地讲起潇府里那位丰神俊秀衣袖风流的轩昂君子,以及他那位传奇般恩爱的仙子夫人。 也有人会凑腔说,其实那府里据说还住着一位从高丽选来的郡主,也是天仙一样的人物,不单如此,他绝对有看见昔日名满天下的洛阳花魁尚婉清、前安阳公主李秀芳、前突厥公主阿黛莎,还有洛阳钱府、罗府两家豪门的千金出入过潇府,更有如今的大食国常住洛阳的蜜姬公主,和前商贾司监的长孙兄弟亦常来往此宅。 就这样又过了十年,在一个隆冬季节,大雪纷纷扬扬一连下了数日,将整个洛阳都裹成了一片银白世界。 子衣刚刚送走黄敬之、张望泽、张道一等人,午间吃下的热酒尚未消去,稍稍有些上头,遂带着几分酒意踱出廊下观赏起院中的梅花来。 那细细密密的雪粒已是停了,院中吹起一阵阵的北风颇有些寒意,子衣禁不住缩了缩脖子,背上忽地一暖,厚厚的貂皮大氅已披在身上,一双纤细而温暖的手正仔细地为她系着带子,柔婉而又带着几许嗔意的语气不容分辩地道:“呆子,才饮了酒,小心着凉。” 子衣爱怜地握住伊人的手,放在唇边使劲哈着热气,笑嘻嘻的陪着不是:“是子衣未曾注意,让君然担心了,今晚就由我下厨来为你褒汤,好么?” 君然抿了唇轻笑道:“那子衣今晚要为人家做肉汤,而且,要皮糙肉厚的——嗯,就如子衣般。” 子衣咬了牙才要反驳,却是又一阵彻骨的寒风吹来,便顾不得斗嘴,忙将佳人拥入怀里,拉紧大氅将君然遮得严严实实。 君然躲在子衣怀里,只惬意地抱着子衣温暖的怀抱,子衣心疼地道:“傻瓜,如何穿这么单薄出来?只知道为我系披风,自己就不冷么?” 伊人搂着子衣肩头轻咬了一口,又欢喜地依偎进那人的怀抱里,心满意足地轻轻叹息着——自己果然是一直都喜欢这怀抱呢。 子衣低头望着怀里的女子,自己究竟是和她结了多少世的恩情才会欢喜到如此地步呢?只望今生今世来生下世都和她缠在一起,永不分离! “呆子,君然想要子衣生生世世都陪着人家呢。” “娘亲,这院子里种了好多花,为何只开了梅花呢?” “傻孩子,这是冬日,自然是百花寂寥,只有梅花可开了。” 子衣正携了君然在园中赏梅,两人闻声望去,只见一个华衣少妇领着个五六岁的小童迤逦走近,这两人便是门下小厮报说请求谒见的么? 长孙瑜从屋内踱出,瞧见那少妇,忙向屋内招呼道:“阿郦快来!你瞧,那不是当日丽正书院女班里最狂热的潇兄爱慕者么?” 众人闻声俱从屋内出来,长孙郦笑道:“果然,当年可是被她追着到处打的,不想如今她已为人母,竟还未忘了潇兄!” 秀芳、婉清等人与长孙兄弟一起走至子衣身后,却听那少妇兀自向子衣行了礼,正唤了小童道:“快过来拜见夫子!” “你是夫子么?那你可以告诉我,如何才能让百花在冬日开放呢?” 子衣呵呵笑道:“那可要去问掌管这些百花的仙子们才行。” 小童紧盯着子衣和君然看了看,又望了望子衣身后的众人,歪着小脑袋道:“可是,我看几位夫子就好象是天上的仙子呢。” “呵呵呵!”众人立时笑起来,红玉摸了摸小童的头道:“百花仙子可是住在天上的,乃受天帝管辖,而我等是真真正正的凡夫俗子。” “媚娘,快些来拜见夫子们,不可再如此无礼!” “娘亲,我以后不要叫媚娘了,我要换个名字!” “哦?那你想换什么名字?”子衣饶有兴趣地望着那小童道。 “刚刚在门外碰到的那个黄老爷爷说,我长大了会做皇帝,可以规则天地,那么就能号令百花在冬日开放了!所以,从现在起,我的名字就是武则天!则天拜见潇夫子!” “你果真想随我习文么?”子衣扶起小女孩,温和地道。 “想!我想学会如何号令万物,则天规地!” “那好,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,我就收你为学生。” “可我只有六岁,我能为夫子做何事?” “等你将来长大以后修史的时候,删去一些无关紧要的字即可,比如‘潇子衣’这几个字。” “为什么呢?” “等你长大了,你就知道,这世上总有些事是不适合写进书里面的。” “好,我答应夫子!”幼小的武则天望着子衣,认真地允诺道。 很多年过去了,民间一直流传说,李世民的开科取士是照着当年丽正书院的科目分门别类的,为的就是将丽正书院的那些学生重新招纳起来为国效力,后来才发现科举是很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,便一直保留了下来。 而坊间也流传着一些毫无根据的说法,言说浑天仪和地动仪的真品早已被偷运回南阳,与医圣张仲景当年的手稿一起,被埋在了卧龙岗下的机关内,留在洛阳天文馆内的,只是复制品而已,而卧龙岗的机关是根据黄家世代相传的女娲阵法创制。 唐太宗驾崩后,子衣的学生武则天逐渐攫取唐朝军政大权,贵为天后,并最终登基为帝,是为千古第一女皇。 坊间流传说,女皇长期居于东都洛阳,是为了方便随时接见几位高人,并为实现她当日的夙愿,果真令百花在冬日开放,并怒火冲天地将唯一不肯听令的牡丹仙子强行发配于洛阳牡丹巷。 洛阳城里尽人皆知,牡丹巷一直住着几位神仙似的人物,而且个个都长寿。 尤其潇府的潇神仙寿终九十五岁,去世时神态安详,其夫人卓氏,时年九十高寿,二人一直夫妻恩爱,潇神仙去世之时,卓氏一直与其双手紧握,相约来生再续,不到一个时辰便也阖然长逝,相随而去。 两人去世后,由学生钱林及二人收养的二子一女送终,合葬于洛阳白马寺附近,立碑一块,上书:“生同衾,死同穴,幸甚!” 下葬之日,女皇以敬爱长者之名亲派钦差风光厚葬,并于洛阳城内大赦。 直到今天,白马寺一带的乡村仍然流传着一个故事,据说在午夜醒来时,或许能听到有人在月下弹琴,如果你出门察看,有时会看到一辆宽敞的大马车驶过,车上坐着两位神仙样的人物。 而则天女皇向为严谨,常于史官修书处勘验垂询,到了唐玄宗年间,丽正书院被朝廷重新开放,设科分类招收学生。 后来,唐朝发生安史之乱,洛阳及长安相继失守,叛军放火烧城,大量文史资料及地方记载被毁。 自此之后千余年来,洛阳再不复当日繁华景象,至后世官方的文字记录已再无“潇子衣”三个字,清修《四库全书》时,有人曾献地方野史笔记于朝,却因被附会其中有大不敬之语,书籍被焚,自此之后相关史记终于彻底湮灭于尘埃中。 21世纪,峨眉山某处,寺庙外。 “卖全本《大梦浮华录》啦!”一个摆地摊的老汉起劲地叫卖着。 年轻的姑娘停在小摊前,摘下了墨镜,犹豫着道:“大爷,是完整版的吗?” “当然是!这位小姐,您买一本吧,很好看的!” 梅轻吁了口气,有些紧张地看了看封面,点头道:“我买一本。”一年前的那天,她看完子衣留下的信早哭得泪人一般,大脑一片空白,只心里回响着一个声音:找到子衣! 于是,她昏头昏脑地赶去了机场,不顾一切地飞到了峨眉山,照着记忆里子衣描述的地方去寻找那无名寺庙,却终是晚到一步,只来得及眼睁睁看着子衣跨进小屋门内,刹那间子衣身后一片白光,身影亦渐渐消失在光芒之中,她听到自己撕心裂肺般呼喊了一声“子衣,不要——”待梅醒来时,发现已是第二日的午时,而自己就躺在这小镇上的家里,此前的一切只仿佛是做梦而已。 梅疯了似的到处寻找,却是一无所获,就连那庙外摆滩的老汉也再不见人影。 一年后的今天,梅再次来到这里,果然见到了那老汉! 梅付了钱,迟疑地问道:“她还好吗?” 老汉一笑,拍了拍书:“不都在这里面嘛。” 梅接过书正要翻看,却突然涌过来一群人将她挤在一边。一人道:“老刘啊,这书还有多少本?再给我几本吧,俺那里公厕都用完了。” 另一人道:“就是,你看看,我管的那片儿公厕也没纸了,我们大家伙都等着你呢。” 梅怔了怔,却见又有人挤过来大声道:“不行,你这书可不能再给他们放公厕里当纸了!你们几个都给我走,都是你们害的!好好的书拿到公厕里去招揽游客,影响了咱镇的经济知道不?最近来镇里旅游的客人也不去景点了,一个个都蹲在厕所里看这本《大梦浮华录》呢,都没人出来花钱消费了!” 梅强忍住笑,奋力从人堆中挤出来,翻开最后一页看了看,终于卸下了千斤重担般长舒一口气,许久以来的担忧亦化作清风消失得无影无踪,只轻轻笑道:“臭家伙,原来你真的得到幸福了,还好没被人耍了去,亏我为你担心这么久。” 这最后一页乃是一幅插图,图上有一男一女,画中两人甚是情深意浓。 那女子肤色白皙,清丽绝伦,仿佛一尘不染的仙子降落凡间,此刻正紧紧依偎在绝世佳公子怀里,晶莹秀丽的双眸深情地凝望着心爱的人儿,那似羞还嗔的俏容上溢满幸福的欢喜。 而那佳公子眉如明月,眸似晨星,鼻若胆悬,面容丰神俊秀,浑身散发着安逸柔和的气息,衬着玉冠明袍更显得衣袖风流,轩昂君子,只温情脉脉地拥望着怀中的仙子,眉梢眼角里满是浓浓的缠绵,这不是子衣是谁? 插图下只有三字:全剧终! ——完——